發(fā)布人:35941小編 | 分類:牛羊類 | 更新:2013/10/10 11:20:29 | 瀏覽:16 |
|
羔羊斷尾既可以預(yù)防其甩尾沾污毛被,又可以提高皮下脂肪及肌間脂肪含量,改善羊肉品質(zhì)。羔羊斷尾時間以出生后1~2周為宜。斷尾可與去勢同時進(jìn)行,選擇晴天無風(fēng)的早晨進(jìn)行。斷尾方法有以下幾種: 1、結(jié)扎法。用彈性較好的橡皮筋,套在羔羊第三四尾椎之間,緊緊勒住,斷絕血液流通,大約過10天左右尾巴即自行脫落。 2、快刀法。先用細(xì)繩捆緊尾根,斷絕血液流通。然后用快刀離尾根4~5厘米處切斷,傷口用紗布、棉花包扎,以免引起感染或凍傷。當(dāng)天下午將尾根部的細(xì)繩解開,使血液流通,一般經(jīng)7~10天,傷口就會痊愈。 3、熱斷法。熱斷法可用斷尾鏟或斷尾鉗進(jìn)行。用斷尾鏟斷尾時,首先要準(zhǔn)備兩塊20厘米見方的木板。一塊木板的下方,挖一個半月形的缺口,木板的兩面釘上鐵皮,另一塊僅兩面釘上鐵皮即可。操作時一人把羊固定好,兩手分別握住羔羊的四肢,把羔羊的背貼在固定人的胸前,讓羔羊蹲坐在木板上。操作者用帶有半月形缺口的木板,在尾根第三四尾椎間,把尾巴緊緊地壓住。用灼熱的斷尾鏟緊貼木塊稍用力下壓,切的速度不宜過急,若有出血,可用熱鏟再燙一下即可。然后用碘酒消毒。用斷尾鉗的方法與斷尾鏟基本相同,首先用帶有小孔的木板擋住羔羊的肛門、陰部或睪丸,使羔羊腹部向上,尾巴伸過斷尾板的小孔,用燒紅的斷尾鉗夾住斷尾處,輕輕壓擠并截斷。 |
|
|
|
|
U盤 |
500積分 |
 |
|
|
|
充電寶 |
2250積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