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人:35941小編 | 分類:狗類 | 更新:2013/8/12 15:33:51 | 瀏覽:5 |
|
心絲蟲癥之病原,為經蚊叮咬所傳播之血液寄生蟲癥,可感染任何年齡之犬只,于貓身上亦有發(fā)現,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流浪貓罹患心絲蟲癥之比例為4~15%,由于貓之心臟較小,一旦罹患此病,死亡率高于犬只頗多。
心絲蟲之成蟲寄生于犬貓之右心與肺動脈處,成蟲會產下幼蟲,于血液中循環(huán),蚊子叮咬感染心絲蟲癥之犬貓后即攜帶心絲蟲之幼蟲,幼蟲于蚊子唾液腺蛻變成為具感染力之幼絲蟲,再經由蚊子叮咬其他犬貓而感染。犬貓可重復感染本病。 |
 |
由于成蟲寄生于心臟內,造成心臟破壞,逐漸影響犬貓健康,故于罹病之初犬貓無明顯不適,于感染一段時間后,逐漸出現運動不耐、咳嗽、呼吸急促,過去常被誤診為氣管炎或普通心臟病。后期則出現心肺衰竭、貧血、肺積水、腹水、黃疸、肝腎衰竭死亡。
本病需經由血液抹片下發(fā)現心絲蟲幼蟲或心絲蟲快速檢驗套組(Kit)來確診。如犬貓無罹患此病,則可以下列三種方式進行預防:
口服方式:每月定期服用心絲蟲預防藥物,此藥物除具心絲蟲預防效果外,對胃腸道部分寄生蟲亦有預防效果。
皮膚滴劑方式:每月于頸背皮膚滴預防藥物,此滴劑除預防心絲蟲外,尚能預防跳蚤、耳疥蟲、部分胃腸道寄生蟲與部分壁虱。
注射方式:犬只于6~9個月大之后施打針劑(建議一歲后),之后每年定期施打一劑
驅殺成蟲:應用鈉硫胂酰胺,劑量為2.2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1日兩次,連用兩日。靜脈注射時應緩緩注入,藥液不可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組織發(fā)炎及壞死。或用鹽酸二氯苯胂,劑量為2.5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每隔4~5天1次,該藥驅蟲作用較強,毒性小。 驅微絲蚴:用左嘧啶,用量為1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連用15天,治療第六天后檢驗血液,當血液中檢不出微絲蚴時,停止治療。或用伊維菌素,用量為0.05~0.1毫克/千克體重,1次皮內注射。或用倍硫磷,每千克體重皮下注射7%溶液0.2毫升,必要時間隔2周重復1~2次。還應根據病情,進行對癥治療。 (2)防止和消滅中間宿主:防止和消滅蚤、蚊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也可采用藥物預防:乙胺嗪(海群生)內服劑量6.6毫克/千克體重,在蚊、蠅活動季節(jié)應連續(xù)用藥。對微絲蚴陽性犬,嚴禁使用乙胺嗪,必須先用藥殺滅成蟲和微絲蚴后,才能開始用乙胺嗪進行預防。
如何避免心絲蟲癥:犬貓于四個月大時,即可進行心絲蟲之預防,文獻指出犬貓于六個月齡前血液中不會出現心絲蟲幼蟲,故于六個月齡前進行心絲蟲之預防是不需先進行檢驗的,超過六個月齡再進行預防則建議先檢驗是否感染較佳。定期給予犬貓心絲蟲之預防藥物,減少被蚊叮咬的機會,為本病之預防之道。 |
心絲蟲感染嚴重的犬使用驅蟲藥物時要慎重,寄生在心臟內的心絲蟲死亡、脫落可能堵塞動脈管,引起更嚴重的后果,需慎重使用。 |
|
|
|
|
U盤 |
500積分 |
 |
|
|
|
充電寶 |
2250積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