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人:35941小編 | 分類:雞禽類 | 更新:2013/8/20 16:40:07 | 瀏覽:12 |
|
雞白血病是雞的一種病型很復雜的慢性傳染病,由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禽類多種腫瘤性疾病的總稱。它的特征是淋巴細胞瘤化,呈現(xiàn)異常增殖,在全身很多器官中產生腫瘤性病灶。死亡率很高,危害嚴重。
雞白血病病型的分類很不一致。近來按照病理學和病原的特點分為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成紅細胞性白血病、成髓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細胞瘤病、脆性骨質硬化型白血病、結締組織瘤、上皮腫瘤、內皮腫瘤等,其中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發(fā)生最為普遍。我國在部分養(yǎng)雞場有發(fā)生本病的報道。 |
 |
雞白血病流行病學:病雞和帶毒雞是傳染源。在自然情況下,只有雞能感染本病。人工感染,偶爾可以使鴨、珠雞、火雞、雉、鴿、鵪鶉等感染。一般母雞對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易感性比公雞高,這可能同激素的作用有關。年齡愈小對白血病的易感性也愈高,通常在4~10月齡以內的雞發(fā)病率最高。
雞白血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由于與病雞直接或間接接觸以及通過雞蛋傳染。感染母雞能通過雞蛋排毒。據(jù)報道,18月齡母雞的雞蛋排毒率最高。由帶毒蛋孵出的幼雛也帶有病毒,并可終生從糞便和唾液中大量排毒.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很多能夠降低雞體抵抗力的應激因素,例如患寄生蟲病(球蟲病及腸道蠕蟲),飼料中缺乏維生素E、維生素B、維生素A、維生素K等,都能促進白血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雞白血病癥狀與病變,由于病型的不同而表現(xiàn)各異。
1.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病型,潛伏期在人工接種1~14日齡雛雞,大約到14~30周齡發(fā)病。自然發(fā)病的雞都在14周齡以上,到性成熟期發(fā)病率最高,14周齡以下極少發(fā)現(xiàn)。本病無特征性癥狀,冠和肉髯可能變蒼白,皺縮,偶爾變青紫色。食欲不振,全身衰弱,進行性消瘦,體重迅速減輕,精神委頓,打瞌睡,以至不能起立。病雞也有下痢,母雞產蛋停止。有的病雞腹部膨大,用手按壓時,可以摸到腫大的肝臟。病雞最后多因衰竭死亡。
病理剖檢時,往往在肝、脾和腔上囊等器官中可見有腫瘤形成。其大小和數(shù)量,各個器官的差異很大,通常在肝、脾發(fā)生最廣泛。其他器官如腎、肺、性腺、心、骨髓及腸系膜也可能產生腫瘤病灶,有時數(shù)量可能很多。法氏囊極度腫大。
腫瘤的外觀平滑有光澤,質地柔軟,呈灰白色或淡黃色,切面均勻。根據(jù)腫瘤的形態(tài)和分布,可以分為結節(jié)型、粟粒型、彌漫型和混合型4種形式,特別在肝和脾最明顯。結節(jié)型的淋巴瘤從針尖大以至雞蛋大,單個存在或大量分布。結節(jié)一般呈球形,但也有扁平形的。粟粒型淋巴瘤為多量直徑不到2毫米的小結節(jié),在整個器官的實質中均勻分布。彌漫型的淋巴瘤使器官的體積顯著增大,如肝臟可比正常增大好幾倍,重量也可增加幾倍,色澤變成灰白色,質地常變脆,整個肝臟的外觀變成大理石樣的色彩。肝臟的變化是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一個主要特征。脾的變化與肝相同。腎臟增大,顏色變淡,有時也形成腫瘤結節(jié)。其他器官如心、肺、腸管、卵巢和睪丸等,在嚴重的病雞也都有這種由于淋巴母細胞大量增生所形成的灰白色腫瘤結節(jié)。
2.成紅細胞性白血病 分增生與貧血兩種類型。增生型的特征是血液中出現(xiàn)許多幼稚的成紅細胞;貧血型的特征是在血液中僅有較少的未成熟細胞,但此型少見。
這兩型病雞的早期癥狀均為全身衰弱,嗜睡,雞冠稍變蒼白或青紫色。病情嚴重時,貧血型雞冠淡黃色甚至白色;增生型雞冠蒼白或青紫色。病雞消瘦,下痢·多個毛囊發(fā)生出血。炳程從幾天至幾個月,貧血型的病程一般較短。
病雞死后剖檢,兩型都有全身性貧血變化,肌肉、皮F組織和內臟器官常有出血點。增生型的特征變化為肝和脾彌漫性增大,腎臟腫大的程度較輕,這些器官常呈櫻紅色,質地變脆和柔軟。骨髓增生,呈血紅色或櫻紅色,并常見出血。貧血型的特征性變化是內臟器官發(fā)生萎縮。骨髓蒼白和呈膠凍樣,骨髓間隙大部分被疏松骨質所代替。
3.成髓細胞性白血病 病狀與成紅細胞性白血病相似。病程比成紅細胞性白血病要長。本型的特征性變化是血液中的成髓細胞大量增加,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可高達200刀個。
4.骨髓細胞瘤病 病雞的骨骼上常見由骨髓細胞增生形成的腫瘤,因而病雞的頭部出現(xiàn)異常的突起,胸部和跗骨部有時也有這種腫瘤突起。病程一般很長。病變中骨骼腫瘤常見,特別是肋骨和肋軟骨連接部、后胸骨、下頜骨和鼻軟骨等部更常發(fā)生。骨髓細胞瘤呈淡黃色,質脆柔軟,似干酪樣。各實質器官中,惡性增生的骨髓細胞常大量浸潤,破壞正常組織,形成腫瘤性生長物。
5.脆性骨質硬化型白血病(骨化石病) 病雞兩腿發(fā)生不正常的腫大和畸形,走路不協(xié)調或瘸腿,發(fā)育不良,皮膚蒼白,貧血。首先在小腿骨的骨干部出現(xiàn)病變,很快發(fā)生在骨盆骨、肩胛骨和肋骨等部位,但趾骨不發(fā)生。病變常兩側對稱。先是在正常的骨質中產生一種灰黃色的小病灶,骨膜增厚,增生的異常骨質起初是疏松骨質,容易切除。病變通常從骨干部向骨端部發(fā)展,因此使整個長骨變成梭子狀。骨質增生的程度不一,嚴重時長骨極度增厚腫大,骨髓腔可以被完全阻塞,骨質比正常堅硬。本病常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合并發(fā)生,所以內臟器官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腫瘤病灶。如果沒有并發(fā)癥,內臟往往發(fā)生萎縮。此型要注意與軟骨病、骨質疏松癥及脫腱癥相區(qū)別。 |
雞白血病防制:雞白血病無治療價值,應著重抓好預防工作。
第一,雞群(特別是種雞群)中的病雞和可疑病雞,必須徹底淘汰。每隔1~3個月應檢查1次,發(fā)現(xiàn)病雞,隨時隔離淘汰,以杜絕該病的傳染。
第二,孵化用蛋和留種用雞,必須從無病的雞場購買。孵化用具要徹底消毒。
第三,雛雞應與成年雞分群飼養(yǎng)管理,防止互相接觸。
第四,平時要加強雞群的飼養(yǎng)管理,搞好清潔衛(wèi)生。白血病病毒是通過病雞的糞便排出來的,飼料、飲水和用具應防止被糞便沾污。雞糞要集中堆肥發(fā)酵處理。 |
|
|
|
|
U盤 |
500積分 |
 |
|
|
|
充電寶 |
2250積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