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人:35941小編 | 分類:水產類 | 更新:2013/9/3 14:07:14 | 瀏覽:37 |
|
病原為牙枝霉目,牙枝霉科,鰓霉屬。草魚寄生的鰓霉菌,其菌絲體比較粗直而少彎曲,通常是單極延長生長,分枝很少,不進入血管和軟骨,僅在鰓小片的組織生長。菌絲體直徑為20-25微米,孢子的直徑為8微米。另一種寄生于青魚、鳙魚、鯪魚鰓里,它的菌絲常彎曲成網狀,較細而壁厚,分枝別多,分枝沿著鰓絲血管或傳入軟骨生長,從橫交錯充滿鰓絲和鰓小片,菌絲體直徑為6.6-1.56微米,孢子直徑平均為6.6微米。 |
初期無明顯病變,當附于鰓的孢子發(fā)育成菌絲,菌絲向內不斷伸展,一再分支后,沿著鰓絲血管分枝或傳入軟骨、破壞組織,堵塞微血管、鰓瓣失去正常的鮮紅色而呈粉紅色或蒼白色,鰓小片腫大,充血,出血。有時有點狀充血或出血現象。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呼吸機能大受阻礙。鰓霉病的出現往往是急性發(fā)作,從發(fā)現病原體時起,如果環(huán)境條件適宜,1-2天內即可大量繁殖,池魚隨機發(fā)生爆發(fā)性急劇死亡。死亡率達60%以上。慢性型表現的癥狀不明顯,有時表現為鰓的小部分壞死,個別部分因失血而呈蒼白色。有些病魚的鰓瓣末端呈浮腫現象。 |
1、保持魚池水質新鮮清潔,防治水質惡化。
2、用生石灰清塘,勿使用茶粕清塘,不用大草肥水可預防此病發(fā)生。
3、對發(fā)病魚池迅速加注新水,或將魚轉到水質較瘦的或流動的池水中,病可停止,但要注意因轉塘引起病原體傳播。
4、漂白粉1ppm全池遍灑。 |
|
|
|
|
U盤 |
500積分 |
 |
|
|
|
充電寶 |
2250積分 |
 |
|
|
|